“諜影重重”離我們遠嗎?高校師生請注意!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公布七周年。當前,網絡滲透和策反已成爲最有效最廉價的方式。侵入系統漏洞、情感拉攏、金錢誘惑…這些看似電影裏才有的“陷阱”,離我們並不遠,間諜可能就在身邊。
10月31日
國家安全機關公布三起
危害重要數據安全的案件
2020年1月,某航空公司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該公司信息系統出現異常,懷疑遭到網絡攻擊。國家安全機關立即進行技術檢查,確認相關信息系統遭到網絡武器攻擊,多台重要服務器和網絡設備被植入特種木馬程序,部分乘客出行記錄等數據被竊取。 國家安全機關經過進一步排查發現,另有多家航空公司信息系統遭到同一類型的網絡攻擊和數據竊取。經深入調查,確認相關攻擊活動是由某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精心謀劃、秘密實施,攻擊中利用了多個技術漏洞,並利用多個網絡設備進行跳轉,以隱匿蹤迹。 針對這一情況,國家安全機關及時協助有關航空公司全面清除被植入的特種木馬程序,調整技術安全防範策略、強化防範措施,制止了危害的進一步擴大。 某境外公司秘密搜集竊取航運數據 2021年5月,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某境外咨詢調查公司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頻繁聯系我大型航運企業、代理服務公司的管理人員,以高額報酬聘請行業咨詢專家之名,與我境內數十名人員建立“合作”,指使其廣泛搜集提供我航運基礎數據、特定船只載物信息等。辦案人員進一步調查掌握,相關境外咨詢調查公司與所在國家間諜情報機關關系密切,承接了大量情報搜集和分析業務,通過我境內人員所獲的航運數據,都提供給該國間諜情報機關。 爲防範相關危害持續發生,國家安全機關及時對有關境內人員進行警示教育,並責令所在公司加強內部人員管理和數據安全保護措施。同時,依法對該境外咨詢調查公司有關活動進行了查處。 氣象數據遭私自采集泄露境外 2021年3月,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國家某重要軍事基地周邊建有一可疑氣象觀測設備,具備采集精確位置信息和多類型氣象數據的功能,所采集數據直接傳送至境外。 國家安全機關調查掌握,有關氣象觀測設備由李某網上購買並私自架設,類似設備已向全國多地售出100余套,部分被架設在我重要區域周邊,有關設備所采集數據被傳送到境外某氣象觀測組織的網站。該境外氣象觀測組織實際上由某國政府部門以科研之名發起成立,而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搜集分析全球氣象數據信息,爲其軍方提供服務。 國家安全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執法,責令有關人員立即拆除設備,消除了風險隱患。
那麽,
哪些人容易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盯上?
一旦被外國間諜盯上,該如何破解?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請牢記國家安全部舉報間諜行爲或線索的全國統一熱線12339
-
媒體播報
2020.02.13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
媒體播報
2020.01.314天內,習近平3次強調這個重要原則
-
媒體播報
2019.11.07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